佛教如何看待世间爱情婚姻观的?
作者:天宁禅寺 来源: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:2011-01-25 11:19:07
人类的爱情是性爱与情爱、灵与肉的结合。作为在有发达文化的社会生活中产生的男女情爱、夫妻之爱,因为具有了复杂的社会、文化内容,性质也颇复杂。 二、佛教对婚姻的论述 (1)佛教对人间男女、夫妻间的爱情、婚姻,并非一味否定。《杂阿含经》卷三六中,佛谓“贞祥贤良妻,居家善知谚《别译阿含经》卷十二中,佛称“妻为最亲友”,说夫妻应“异体同心”。佛陀并非劝所有的人出家断爱,而教导善生、玉耶女等在家弟子恪尽人道。《给孤长者女得度因缘经》说长者女善无独要求出家,佛陀不许,令她嫁给信奉外道的牛授童子,感化夫家多人令人正道。大乘《惟日杂难经》一方面说“有妇不得佛道”,教诫菩萨“见妻子当如见冤家,意莫随贪爱”,一方面又说菩萨若具四种因缘,也可娶妻结婚:一者“宿命同福”,享受前世共同创造的福报;二者“毕罪”,酬偿宿债;三者“应当共生男女”,有共同生子女的业报;四者“黠人娶妇疾得道”,有智慧者的婚姻是快速得道的助缘。 (2)大乘、密乘还以爱情、婚姻为菩萨随顺众生而度化的重要“方便”。《大乘方便经》中,佛陀自言他宿世曾为树提梵志,常修梵行,清净离欲,然被一女子钟情,贪恋不舍,树提乃以悲愍心遂其所愿,与之成婚,经十二年,还复出家,命终上生于梵天。佛言:“我于尔时为彼女欲暂起悲心,即得超越十百千劫生死之苦。” 《华严经》卷七五释迦瞿波女自述前生曾为居士女妙德,极其爱恋行菩萨道的威德主太子(释迦佛前身),情愿为爱情受一切苦、舍弃一切,不求豪富及五欲乐,只愿与所爱者共同修行,释迦瞿波女因此爱情,满足所愿,生多功德,偈云:
Tags:作者:天宁禅寺
|
常州天宁禅寺景区天气 农 历 佛教节日 正月初一 弥勒佛圣诞正月初五 财神生日 二月初八 释迦牟尼佛出家 二月十五 释迦牟尼佛涅槃 二月十九 观音菩萨圣诞 二月二十一 普贤菩萨圣诞 四月初四 文殊菩萨圣诞 四月初八 释迦牟尼佛圣诞 六月十九 观音菩萨成道 七月三十 地藏王圣诞 九月十九 观音菩萨出家 九月三十 药师佛圣诞 |
常州天宁禅寺 客堂:0519-88115647 团体订票:0519-88172552 游客服务中心:0519-881780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