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州市 

昭慧:当代台湾佛教的荣景与隐忧

作者:本站  来源:本站整理  发布时间:2011-01-14 08:46:29

  另一种监督与批判的角色是学者。由于学者早年对佛教高姿态的批判受到佛教人士的反弹,并也由于僧伽佛教本身在质与量方面都已有所提升,于是,学者与佛教间的交互,渐渐有了微妙的变化。

  人类学家早已有过这样的转变。早年他们到了某一个部落,对于这一部落中的一切,往往采取一种西方文化主流的观点来品评物议,动辄为他们贴上“野蛮、未开发、不文明”的标签,但是后来西方人类学者改变了这种高姿态,他们倾向于同情地聆听,忠实地记录,不加任何价值判断。在宗教研究圈里,我们也可看到同样的转变:过去研究宗教的人,往往基于特定宗教或文化偏见的立场,对其他宗教做出严厉批判,到后来转变心态:聆听、“悬搁”、忠实纪录,将诸家宗教的资料并陈,小心奕奕地不作价值判断。

  汉传佛教早年面对一些有特定意识形态(反宗教、非宗教或异宗教)的学者,对佛教的批判,经常逾越份际。他们不祇是批判某些佛教内部不好的现象,而是连佛教或僧伽的「本质」与“功能”都全盘抹煞。例如,硬说佛教兴盛,必导致国族衰亡,而无视于阿育王与隋唐佛教黄金时代,国族之同步兴隆。又如:硬是抹煞出家角色的所有功能,指称他们是不事生产的寄生虫;或老是把僧尼与情色、暴力作不当之连结。影响所及,连民间戏曲小说都对僧尼有极负面的角色刻划--要不就是武功高强的巨奸大恶,要不就是怀春尼师与光头淫棍。

  以儒家为主流的知识份子,不尽然都对佛教有如此的敌意,但有敌意而又拥有发言权的儒者,也并不在少数。他们对于佛教的批判确实是未见公允的,但是,孟子说得好:“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。”佛教受到儒者严格的监督与批判,也就促使佛教的有心之士生成危机意识,无法坐视佛教一味沉沦、堕落下去。儒者对于佛教的批判,容或失之过苛且不如实,但最起码这会促使佛教反省、节制并修正自己的行事作风。

上一页  [1] [2] [3] [4] [5] [6] [7] [8] [9] [10] [11] [12] [13] [14] [15] [16] [17] [18] [19] [20] [21] [22] [23] [24] [25] [26] [27] [28] [29] [30] [31] [32] [33] [34] [35] [36] [37] [38]  下一页

Tags:作者:本站



常州天宁禅寺景区天气



农  历       佛教节日

正月初一        弥勒佛圣诞
正月初五           财神生日
二月初八  释迦牟尼佛出家
二月十五  释迦牟尼佛涅槃
二月十九     观音菩萨圣诞
二月二十一  普贤菩萨圣诞
四月初四     文殊菩萨圣诞
四月初八  释迦牟尼佛圣诞
六月十九     观音菩萨成道
七月三十        地藏王圣诞
九月十九     观音菩萨出家
九月三十        药师佛圣诞

 

 

常州天宁禅寺 客堂:0519-88115647 团体订票:0519-88172552 游客服务中心:0519-88178011